【環球旅訊】(特約評論員 李雅西)環球旅訊4月2日發表《為OTA正名:并非酒店眼中的惡魔》一文,使筆者醞釀許久的這篇文章提早浮出了水面。OTA為酒店創造了多少利潤或從酒店榨取了多少價值,對酒店而言,是“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對OTA來說,是“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筆者倒是對《為OTA正名》最后拋出的問題頗感興趣——酒店該如何“對付”OTA?
帶著這個問題,筆者仔細研究了南京某家酒店投放的9個OTA網站以及這家酒店的官網、微博、微信、淘寶店等直銷平臺,發現了很多的“不可思議”:
酒店介紹不一致: OTA上的酒店介紹應該與酒店官網上的描述相符,至少是酒店方提供的官方說法,然而4個直銷平臺上的酒店介紹竟出現了四個版本,房間數量都不盡相同, 9個OTA網站上的描述不一也就見怪不怪了。
周邊信息不一致:拿“周邊景點”來說吧,9個OTA里面有4個展示了該酒店的“周邊景點”,這4個OTA展示的景點數量分別是:5個、10個、20個和21個,更離譜的是這56個景點中只有兩個“某銀行舊址“是被重復提及的,筆者不經要問一問:“湊這么多數兒,不累嗎?”最離譜的是,南京有名的且離酒店僅有3站地的夫子廟、玄武湖竟沒能在“周邊景點”中露臉,筆者又要感嘆了:“拿什么吸引你的顧客呢?”
過分詳細的介紹:以“周邊購物”為例,某個與(yu)眾不同的(de)OTA沒介紹幾個周(zhou)邊大型的(de)購物(wu)商(shang)場,卻羅列(lie)了10多個專(zhuan)柜(ju)名稱(cheng), 敢問這(zhe)種(zhong)以偏概全的(de)描(miao)述形式是(shi)創意而為,還是(shi)本末倒置?
諸如此類的“不可思議”酒(jiu)(jiu)店(dian)真(zhen)的(de)要(yao)好(hao)好(hao)反思一下,是被動地貼上了(le)標簽,還是不在(zai)乎(hu)這些分銷渠(qu)道上的(de)酒(jiu)(jiu)店(dian)形(xing)象?倘(tang)若(ruo)真(zhen)不在(zai)乎(hu),為(wei)什(shen)么還要(yao)送上高額的(de)傭(yong)金呢(ni)?既然(ran)在(zai)乎(hu),那(nei)就(jiu)從整合營銷渠(qu)道做(zuo)起,挖掘酒(jiu)(jiu)店(dian)自身(shen)的(de)核心賣(mai)點(dian),包裝(zhuang)在(zai)每(mei)一個營銷渠(qu)道上的(de)酒(jiu)(jiu)店(dian)形(xing)象,做(zuo)到信息傳達的(de)明確(que)性、一致性和連(lian)續性。
酒店形象的“軟裝”最重要的是——了解顧客眼中的自己:利用網絡點評、顧客滿意度調查等方式了解顧客對本酒店服務、設施、餐飲及酒店周邊交通、購物、景區等不同方面贊不絕口的評價,這才是最有價值的營銷內容。直銷也好、分銷也罷,在互聯網這個奇妙的圈子里,你送他點兒流量,他送你點兒轉化率,本來就是互相聯系、相互關聯的事情。與其糾結OTA是不是惡魔,倒不如好好審視下自家酒店的網絡形象,“包裝精致”了(le),分(fen)銷(xiao)、直銷(xiao)都走量!
評論
未登錄
2014-04-08
說的(de)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