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jin)期,跨國(guo)共享運輸平臺Uber(NYSE: UBER)公(gong)告(gao)2024Q3財報(bao)。
數據顯示,Uber月活躍消(xiao)費(fei)用(yong)戶(Monthly Active Platform Consumers)達1.61億(yi)、凈利26億(yi)美元再(zai)創歷史(shi)新高,也(ye)刷新了各界投資人對用(yong)車(che)市場(chang)的原(yuan)有(you)理(li)解(jie),Uber尚(shang)未取得統治能力的各地域相關(guan)創業者(zhe),也(ye)大有(you)卷(juan)土重(zhong)來之勢。
此外,本季度Uber也明確了在(zai)旅游領域的優先(xian)級。
首(shou)先(xian)是全(quan)球潛(qian)在市(shi)場(chang)達千(qian)億美元(yuan)的租車市(shi)場(chang),其次是200億至(zhi)300億美元(yuan)的接(jie)送(song)機市(shi)場(chang)。
在租(zu)車市場層面,Uber與P2P共享(xiang)租(zu)車平(ping)臺Turo建立合(he)作關系(xi),正式從(cong)"打車"領(ling)域(yu)進入(ru)"自駕"領(ling)域(yu);這也意(yi)味著,Uber在全(quan)球旅游領(ling)域(yu)的布局,確定(ding)先從(cong)租(zu)車領(ling)域(yu)入(ru)局。
除(chu)了租(zu)車版圖原有的(de)(de)強者們(men)固然將(jiang)面(mian)臨震撼教育(yu),連遠(yuan)在南美市場(chang)布(bu)局網約車的(de)(de),也將(jiang)面(mian)對一定(ding)的(de)(de)挑戰(zhan)。
從汽車租賃市場進入旅游市場
市值已達1,500億美元的Uber,會從哪個領域建立新的增長曲線,一直是(shi)行業重視的焦點。
本次Uber宣布(bu),將在(zai)2025起建立"Uber Rent"平臺,從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zhou)和法國開(kai)始(shi),與Turo合(he)作,提供超過(guo)1,600種(zhong)品牌與型號(hao)的(de)車輛。
這除了顯示Uber認定(ding)總值超(chao)過千億美元的(de)全球汽(qi)車租賃市(shi)場,是(shi)進入旅游(you)市(shi)場最適合的(de)灘(tan)頭堡,也顯示Uber加大了對旅游(you)市(shi)場的(de)投入力度。
這(zhe)也顯(xian)示了,此前Uber在歐洲小(xiao)城市提供的(de)用船服務,與特(te)定高(gao)端(duan)酒店的(de)禮賓用車(che)——甚至本季宣布提供的(de)接送機服務,并(bing)配套推出(chu)的(de)航班捕獲(flight capture)和輔助時(shi)間(jian)選(xuan)擇器(assistive time picker)功能,相較之下都只是在細分市場的(de)牛刀(dao)小(xiao)試(shi)。
P2P用車市場規模遠低于傳統租車
Uber選擇從P2P共享(xiang)用車(che)進(jin)入租車(che)市場,頗有跌破行業眼鏡之感。
目前,全球(不帶駕駛)的(de)租車市場規模約1000-1200億(yi)美(mei)元,而P2P的(de)租車市場只(zhi)有約200億(yi)美(mei)元,這(zhe)當然是有原因的(de)。
P2P行業一直有兩支芒(mang)刺在背,一是法律與(yu)監管限(xian)制(zhi),租賃過程事(shi)故的(de)三方(租車方/車主/平臺)責任分配問題,一直面對(dui)監管挑戰;二是P2P車輛(liang)固然種類豐富,但車齡相對(dui)較(jiao)高,肇事(shi)概率更高,這(zhe)又加(jia)深(shen)了一的(de)風險。
平臺雖然會用很多方式讓(rang)模式更安(an)全,但信用感難以(yi)建立,在部分(fen)國家/州/地區(qu)的監管(guan)問題甚至(zhi)可以(yi)說是無解,因此(ci)P2P用車的推廣速度與市場認知,一直不如傳統商業(ye)車隊租賃模式。
P2P幸存者的兩種樣貌
目前全球P2P共享(xiang)用(yong)車(che)生態(tai)圈,在經過(guo)大浪(lang)掏沙(sha)之后,基本只以美國為核心生存(cun)區。
幸存者Turo、Getaround與HyreCar都是美(mei)國公司,它們活著的邏輯也很簡單,美(mei)國各州(zhou)有不(bu)(bu)同的法律裁量權,弄(nong)不(bu)(bu)過監管(guan)的州(zhou)不(bu)(bu)推就是了。
而美國以外的共享(xiang)用(yong)車如果不是(shi)很小,就(jiu)是(shi)”血統不純正”,以P2P為名,自營(ying)為實。
比如(ru)韓國已(yi)經(jing)IPO的SoCar(KRX: 403550)、日本的Kinto Share,基本上可(ke)以理解為”無人服務(wu)”+”小(xiao)時計費”的傳統租車公司;也(ye)如(ru)同傳統租車公司,二手(shou)車販賣是很重要的收入組成。
其中(zhong)Kinto Share背后就是豐田,SoCar則通過與SK集團合作,借力(li)SK Innovation與Hyundai、KIA等汽車制造商合作。
Turo價值幾何?
Turo對Uber的意義,可能遠不如(ru)Uber對Turo的價值(zhi)。
Turo是由Shelby Clark創立的(de)P2P (點對點)汽車(che)共享平臺,成立于(yu) 2010年,總(zong)部位于(yu)美國(guo)加州舊金(jin)山,最初名為RelayRides。
據公司稱(cheng),目前(qian)嘗(chang)試(shi)以20億(yi)至30億(yi)美元間的估(gu)值IPO。
Turo目前的運營模式(shi)是(shi)純P2P,不(bu)做自營,允許個人(ren)車主將(jiang)其(qi)車輛出(chu)租給他人(ren);因此,Turo本身不(bu)擁有車輛,根據其(qi)公開資料(liao),它的平臺上(shang)有數十萬輛車可(ke)供(gong)出(chu)租,業務(wu)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na)大、英國三國。
Uber親身入局震動租賃車市場版圖
海擇(ze)資(zi)本認為,Uber選(xuan)擇(ze)從P2P共享用車(che)進入(ru)租車(che)市(shi)場,代表Uber在用戶體驗的考(kao)慮中,"便利"的優(you)先級高于"低投訴量"。
最簡(jian)單的(de)例子是還(huan)(huan)車程序,Turo提供四種還(huan)(huan)車方(fang)式:原租車地(di)(di)還(huan)(huan)車、指(zhi)定地(di)(di)點還(huan)(huan)車、隨地(di)(di)還(huan)(huan)車(在車主允許的(de)范圍(wei))、車主自行取車。
Turo靈活(huo)多樣的還車方式,在便利性上遠高于傳統(tong)的商業車隊租(zu)賃模式,應會對租(zu)賃車市場版圖中現有玩家造成重大影響,比如(ru)(NASDAQ: CAR)及Hertz (NASDAQ: HTZ)。
而(er)Uber親身入局與(yu)Turo合(he)作,等于(yu)以本身的(de)品牌優勢(shi)強勢(shi)改變(bian)市場(chang)認知,也許整條P2P行業產業鏈(lian)都被(bei)它盤活亦(yi)未可知,但也承擔(dan)了龐大(da)的(de)投訴與(yu)監管風險。
設若一(yi)切順(shun)利,在(zai)美英加澳法(fa)五國(guo)外,Uber要怎么拓展地域(yu),那(nei)會是另一(yi)個有趣的問題;畢竟,無論是"帶駕(jia)"或(huo)"自駕(jia)",都可(ke)能是由同一(yi)輛車提供(gong)服務,Uber有動機(ji)自行提供(gong)服務。
拉美市場優勢或受挑戰
此外,值得注(zhu)意的(de)(de)是,Uber與滴(di)滴(di)(Didi)的(de)(de)服務覆蓋(gai)區(qu)域,在一些(xie)全球市場有所重迭(die),尤其拉(la)丁(ding)美洲的(de)(de)巴(ba)西和墨(mo)西哥屬(shu)激戰區(qu)。
拉丁美(mei)洲(zhou)是(shi)叫車平臺的沃土已為共識(shi),這得益于(yu)該地區快速的城市化、公共交通網絡不完整以及數量豐富的私(si)家(jia)車。
在巴西,滴(di)(di)滴(di)(di)通過收(shou)購99(當地網約(yue)車(che)平臺)而獲得(de)市場(chang)份(fen)額(e),與(yu)Uber直接競爭,導致其市場(chang)份(fen)額(e)從2017Q3的74%下降至(zhi)不足50%;在墨(mo)西哥,截至(zhi)2022年,滴(di)(di)滴(di)(di)的市場(chang)份(fen)額(e)已達56%(根據Measurable AI的數據)。
滴滴甚至在這些地方提供,在中國市場不提供的滴滴外賣”DiDi Food”和(票價由協商決定的)滴滴靈活價” DiDi Flex”。Uber從租車市場回防是否能徹底改變均勢格局,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
評論
未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