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sha)門(men)航(hang)(hang)空是(shi)南航(hang)(hang)旗下(xia)最大的子公司。
從機隊規模來看,位列(lie)南(nan)航(hang)、東航(hang)、國航(hang)、、深航(hang)之后(hou),是(shi)國內第六大航(hang)空公司。
截(jie)至(zhi)2023年12月底,共(gong)有211架飛機,其中(zhong):
- 廈航自身163架
- 旗下河北航空32架
- 江西航空16架
廈航(hang)(hang)機隊占(zhan)了(le)南航(hang)(hang)908架飛機的23.2%
廈航在南航版圖(tu)中,地位可謂(wei)是(shi)舉足輕重。
從(cong)某(mou)種意義上來說,南航(hang)(hang)業績(ji)能否領先于國航(hang)(hang)、東航(hang)(hang),廈航(hang)(hang)起(qi)著決(jue)定(ding)性作(zuo)用。
那么,2023年廈(sha)航經營業(ye)績(ji)怎(zen)么樣呢(ni)?
整體來看,可以得出(chu)這兩個結(jie)論。
一是廈航本部連續37年盈利。
從1987年到2023年,廈門航(hang)(hang)空本部,也就(jiu)是不(bu)含下(xia)屬投資公司業績,實際上主要是剔除河北航(hang)(hang)空、江西航(hang)(hang)空這兩家公司之外,連(lian)續37年實現盈利,這是國內民航(hang)(hang)獨一無(wu)二的紀錄,在(zai)全(quan)球民航(hang)(hang)業也屬翹楚。
有人說,這全是(shi)廈航(hang)財務人的功(gong)勞,他們是(shi)在秀財技。
對此,翼哥表(biao)示反對。
調賬也好,賣(mai)資產也罷,你可以做一時(shi),做不了一世!連續(xu)四年(nian)都能(neng)實現盈利,可能(neng)嗎?
如果是這么(me)簡(jian)單的(de)話,那(nei)么(me)所(suo)有的(de)上市公司(si)只招(zhao)聘財務人就行了(le)。
那些虧損的上市公(gong)司都做做賬(zhang),不(bu)是就不(bu)要被處罰,不(bu)要退市了嗎?
對于廈航為何實現盈利,翼哥寫了許多文章,大家有興(xing)趣可以搜索看(kan)一(yi)看(kan)。
不(bu)要(yao)對別(bie)人的優秀老(lao)是抱(bao)有陰暗的心理。
二是廈航整體實現盈利。
根據(ju)南航公布的2023年(nian)年(nian)報的數(shu)據(ju)顯示,2023年(nian)廈(sha)航整體實現了(le)盈利。
2023年,廈門(men)航空凈利潤4.79億元。
實際上,如果(guo)看過去四(si)年的(de)數(shu)據(ju)。
2020年(nian),廈航凈虧1.77億(yi)元。
2021年,廈航(hang)凈虧(kui)9.36億元。
2022年,廈航凈(jing)虧21.2億(yi)元(yuan)。
有(you)沒(mei)有(you)發現,在年份不(bu)好的時(shi)候,廈航虧得比別人少。
2022年,虧得甚至還比民營企業少(shao)。
在年份好的時(shi)候,廈航(hang)賺得比別人多。
2023年,民(min)航(hang)雖然在快速復(fu)蘇,但全(quan)民(min)航(hang)整(zheng)體還是(shi)虧損的,全(quan)民(min)航(hang)賺錢(qian)的沒有幾家,但廈航(hang)就賺錢(qian)了。
難道這(zhe)也是財務(wu)人做做賬就能做出來啦?
那我們(men)再(zai)看看廈門(men)生產(chan)經營數據。
一是生產量大幅提升。
2023年,廈(sha)門(men)航空:
- 運輸旅客3639萬人次,占南航的25.6%。
- 貨郵運輸量19萬噸,占南航的12%。
- 旅客周轉量600億客公里,占南航的24.3%
二是業績明顯改善。
2023年,廈門航空:
- 營業收入335.6億元,同比增長67.15%。
- 凈利潤4.79億元,同比減虧增利26億元。
三是資產負債狀況良好。
截至2023年底,廈門(men)航空(kong):
- 總資產561.58億元
- 凈資產200.35億元
- 資產負債率64.3%。
這(zhe)樣的資(zi)產(chan)負債率,在(zai)全(quan)行業應該(gai)最低的幾(ji)家公(gong)司之一了。
實際上,廈航之(zhi)所以一(yi)直保(bao)持(chi)行業領先(xian)的(de)盈利能力(li),是(shi)多方面(mian)因(yin)素造成的(de),也是(shi)綜合能力(li)比較(jiao)強的(de)緣故(gu)。
所以,很多公司都想模仿廈航模式,但全民航未來肯定不會有第二家廈航!
評論
未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