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ben)周(zhou)三,特朗普政(zheng)府(fu)一邊(bian)宣布(bu)推遲對(dui)幾十(shi)個(ge)國(guo)(guo)家征收嚴厲關(guan)稅,另一邊(bian)重拳出擊,對(dui)中國(guo)(guo)商(shang)品(pin)加征至(zhi)少(shao)145%的進口(kou)稅。而(er)作為回應,中方也宣布(bu)將(jiang)對(dui)美國(guo)(guo)進口(kou)商(shang)品(pin)關(guan)稅稅率提高至(zhi)125%。
這不僅令(ling)全球(qiu)市場震動,也讓美國航空制造巨頭波音公司感到(dao)前所未有的壓力。
過去(qu)幾十(shi)年,波音一直(zhi)是中美貿易的重要橋梁,但(dan)現在它正處于(yu)風雨飄搖之中。
黃金時代已成往事
波音結緣中國市場,已有50余年。
1973年8月,中國購買的10架波音707飛機中的第一架交付中國, 標志著波音商用飛機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波音的中國業務曾在2018年達到巔(dian)峰。
當年,中國市場接收(shou)了波音四分之一的新飛機(ji),其(qi)中包括181架單通(tong)道(dao)737以及20多架寬體機(ji)。
波音甚至在(zai)上海附近建立(li)了一座工廠,用于安裝客艙內飾(shi)并(bing)交付飛(fei)機(ji)。但好景不再(zai),如今波音在(zai)中國市場的(de)存在(zai)感(gan)正(zheng)急速下滑。
自2017年以來(lai),波音(yin)再也沒有接(jie)到來(lai)自中國的大(da)規(gui)模(mo)飛(fei)機訂單。
據(ju)Cirium Ascend數據(ju)顯示,今年(nian)波(bo)音預計(ji)向中國(guo)交(jiao)付40架737 Max,但在中美貿易戰加劇的(de)背景(jing)下,這些交(jiao)付計(ji)劃(hua)也面臨變數。
更糟的是,這場不斷升(sheng)級的貿易沖突(tu),還(huan)可能(neng)攪黃波(bo)音多年來一直在(zai)爭取的數百架訂單(dan)。
貿易戰之下,波音為何受傷最重?
波(bo)音CEO Kelly Ortberg今年初還樂觀表(biao)示,希望未來一年能在(zai)中國(guo)市(shi)場拿下更多(duo)訂(ding)單。但(dan)如今,這種樂觀似乎正在(zai)被(bei)不斷升級的關(guan)稅爭端吞噬。
盡管中(zhong)國并未明確將波音列入“反擊清單”,但近年來(lai)在采購大飛機時,則越來(lai)越多(duo)地選擇了(le)歐洲的空中(zhong)客車(Airbus)。
2019年(nian),在(zai)波音737 Max連續發生(sheng)兩起致命事(shi)故后,中國(guo)率先宣布停飛(fei)該機型,也正是(shi)從(cong)那(nei)時(shi)起,空客在(zai)中國(guo)市場(chang)一騎絕塵。
而波音在過去六年(nian)中,僅從(cong)中國的(de)航空公司及租賃商那(nei)里獲得28架飛(fei)機訂單(dan)。
彭博社分析師George Ferguso認為(wei):“中國顯然把火氣撒在(zai)了波(bo)音(yin)身上,我(wo)覺得波(bo)音(yin)現在(zai)幾乎已經(jing)無路可退。”
美國仍在制約中國
盡管處境艱難,但波音也(ye)并非完全沒有翻盤的機會(hui)。中國未來20年預計需要8830架飛機,總價值超過1.2萬億美元,這一龐大需求決定了中國不會(hui)輕易把全部訂(ding)單交給空客,否則在議(yi)價時(shi)將處于不利地位。
而本土唯一(yi)的飛(fei)(fei)機(ji)制(zhi)(zhi)造商中國商飛(fei)(fei)(COMAC)目(mu)前尚不(bu)具(ju)備制(zhi)(zhi)造寬體飛(fei)(fei)機(ji)的能(neng)力,其主打機(ji)型C919也(ye)依賴美(mei)國制(zhi)(zhi)造的發動機(ji)——這也(ye)給美(mei)國留下了制(zhi)(zhi)約空間。
Ferguso補充說,“中國的航(hang)空工業發展(zhan)還遠遠沒到可以(yi)完全脫鉤的地步,他們必須謹慎行事。”
“美國制造”身份成了雙刃劍
波音是少數在(zai)對華貿(mao)易中保(bao)持(chi)順(shun)差的(de)美(mei)國(guo)(guo)公(gong)司之一,過去(qu)50年里,它在(zai)開拓中國(guo)(guo)市場方面功不可(ke)沒。
波音的飛機主要在美(mei)(mei)國(guo)制(zhi)造,85%的員工都在美(mei)(mei)國(guo)本土工作(zuo),還(huan)支持著將近1萬個美(mei)(mei)國(guo)零部件(jian)供應商,但在這(zhe)篇報(bao)道截稿前,波音尚未對關稅事件(jian)作(zuo)出回應。
可如今(jin),這個“美國制造”的(de)旗幟反倒成了它在(zai)全球(qiu)化背景下的(de)負擔。
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qi)內(nei),他已(yi)就(jiu)貿易問題與中國(guo)交過手,但那時波音面臨的(de)困(kun)境更(geng)多(duo)源(yuan)于737的(de)安全事故。而如(ru)今,特朗普對中國(guo)產品(pin)征收的(de)關(guan)稅將使進口成本翻倍,美(mei)中貿易關(guan)系再次(ci)陷入緊(jin)張。
有一種觀(guan)點認為(wei),美(mei)國總統正在(zai)有意施壓,以(yi)換取(qu)對美(mei)國更有利的新貿易協(xie)議(yi)。
這似乎從(cong)本周三特朗(lang)普(pu)態度(du)180度(du)大(da)轉彎(wan)宣布暫緩對幾十個國家(jia)實施所謂(wei)的“對等關稅”可以窺見一二。
摩根大通分析師(shi)Seth Seifman在4月3日的報告中寫道:“特朗普此舉可能(neng)只是“先升(sheng)溫、后降溫”的談判(pan)策(ce)略,但也(ye)(ye)提醒稱(cheng),“其他(ta)國家(jia)也(ye)(ye)不(bu)是任(ren)人(ren)擺布的棋子,他(ta)們也(ye)(ye)有自(zi)己的民意和利(li)益需要照顧(gu)。”
短期尚穩,但風險潛伏
盡(jin)管目前波音暫未(wei)表現出明顯下(xia)滑,第一(yi)季度(du)的(de)交付數量甚至(zhi)超過分(fen)析(xi)師預期,其中包括12架(jia)交付中國的(de)737 Max,有助(zhu)于(yu)減少庫存壓(ya)力。但(dan)波音仍有不少飛機已(yi)停放(fang)多(duo)年,公司(si)內(nei)部稱之為“影子工廠”,正急于(yu)在今年徹底(di)清空。
波音面(mian)臨的最大(da)威脅并不(bu)止于(yu)當前的訂單問題,而(er)是特(te)朗普(pu)引發的貿(mao)易戰最終導致全球經濟衰退,迫使全球各大(da)航空公司推遲購機(ji)計劃(hua),而(er)制造(zao)成本(ben)卻在(zai)不(bu)斷上升。
正如航空咨詢公司Avitas的CEO Adam Pilarski所說:“長(chang)期來看,這絕非(fei)好兆頭(tou)。美國將喪失全球(qiu)領先地(di)位(wei),其中(zhong)就包括飛機制造業。”
評論
未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