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落地了,但(dan)行李還留(liu)在起飛的(de)機場。
聽(ting)起來很荒(huang)謬(miu),但這(zhe)就是最(zui)近真實發生的事。
8月5日(ri),CX565航班(ban)從日(ri)本關西飛往臺北,飛機準(zhun)點落地(di),乘客(ke)也陸(lu)續離開機艙(cang),唯獨行李,被“原封不動”地(di)留在了(le)日(ri)本。

乘客們這才意識到,自己(ji)剛(gang)剛(gang)親(qin)手(shou)把“生活”托運走了:鑰匙、證(zheng)件(jian)、生鮮(xian)、換洗衣(yi)物,全都(dou)沒能(neng)上飛機。
回(hui)應稱:“為避免航班進一步(bu)延(yan)誤,并配合(he)航機需進行載(zai)(zai)重平(ping)衡調整,旅客行李需暫時(shi)卸(xie)載(zai)(zai),將(jiang)于次日盡快送達。”
這場關(guan)于“飛行斷舍離”的烏(wu)龍事(shi)件剛落幕,第二(er)天國(guo)泰就整裝(zhuang)待(dai)發,扔出一記(ji)戰略重磅:
官宣增購14架波音777-9。這是時隔12年后,國泰首次再次向波音下單。

隨著(zhu)這筆(bi)訂單敲定,國泰在777X項目上的總訂單增至35架,一躍成為該機(ji)型的全球第(di)三大買家(jia)。

而這筆訂單一公布(bu),問題也隨之而來:過去12年里,國(guo)泰都(dou)不(bu)需要新飛機么(me)?
答案是:在(zai)等,也在(zai)“押注”。
目前國泰(tai)機隊(dui)共有234架飛機,其中空(kong)(kong)客占據162架,波音(yin)僅有72架。過去(qu)十多年里,A320、A350等空(kong)(kong)客主力機型撐起了國泰(tai)的運力擴(kuo)張,而(er)波音(yin)則被晾(liang)在一邊。
其實早在2013年,國泰(tai)就訂購過(guo)21架波音777X。但因項(xiang)目延(yan)期、認證遲(chi)遲(chi)未獲通(tong)過(guo),這批飛機至(zhi)今未能(neng)交付。
如今(jin)再度拍(pai)板新增14架(jia),預計2034年起陸續(xu)交付,未來還預留最(zui)多7架(jia)的追(zhui)加可能。十年后,國泰(tai)或(huo)將完成一波徹底的機隊換血。
而不止是老對手之間的下注(zhu),波音和空客之外,國泰還悄悄投出(chu)了第(di)三張牌(pai)——國產(chan)C919。
國泰航空營運及顧(gu)客服務總裁麥皓(hao)云曾表示(shi),國泰的需求更(geng)(geng)偏好“更(geng)(geng)長(chang)更(geng)(geng)狹”的機型,因此也在(zai)關注(zhu)C919未(wei)來的加(jia)長(chang)型號(hao),以(yi)及C929的發動機選型是否能匹配(pei)公司的中型寬體機布局。
但這(zhe)份百億級(ji)別的訂單背后,實(shi)際上是一場(chang)關于“信(xin)心”與“成本”的博(bo)弈。
2025年上半年,國泰集團營收543億港元,同比增長9.5%;凈利潤36.5億港元,同比增長1.1%。從賬面上看,國泰可能算是中國最賺錢的航司。

但資本市場并不買賬。財報發布當天,國泰股價盤中一度暴跌10%,創下2008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原(yuan)因并(bing)不復雜:運力恢(hui)復了,票價(jia)卻撐不住了。
今(jin)年(nian)上(shang)半年(nian),國泰共運送旅客(ke)1740萬人,同(tong)比增長(chang)29%。但乘(cheng)客(ke)收益率卻整體下滑12.3%,降至60.4港仙(0.604港元)。香港快運品牌(pai)更(geng)是重挫22%。

運力在(zai)漲,但單張票的利潤正在(zai)縮水。
這也意(yi)味著:航司的業務在(zai)回暖,但賺錢(qian),正變(bian)得(de)越(yue)來越(yue)難。
值得注(zhu)意的是,造(zao)成國泰盈利壓力(li)的,不只是機(ji)票價(jia)格,還有更棘手(shou)的變量在拉扯。
一方面是市場環境持續不穩。
地震預警沖(chong)擊日本方向的北亞市場,泰國安全傳言影響東南亞客流,關稅不(bu)確(que)定性又拖累(lei)中美航(hang)線——美洲(zhou)線收益大跌18%。
另一方面是運營成本抬頭。
盡管航油(you)價格有所緩(huan)解(jie),但(dan)航班總量上漲(zhang)導(dao)致燃油(you)賬單依(yi)舊攀(pan)升,再疊加人工、維(wei)修等開支,使利潤(run)空間被持續壓縮。
在(zai)這種“雙面(mian)夾擊(ji)”下,國泰(tai)只能(neng)加快動(dong)作:
- 借助777-9等新機型,推進機隊更新,優化航程結構,提升燃油效率;
- 加快本地市場布局,通過加密航線、開拓新目的地來擴大份額。
而在(zai)低價(jia)競爭(zheng)越發激烈(lie)的(de)快運市場,國泰嘗試走出另一(yi)條路:通過服務差(cha)異(yi)化,在(zai)壓縮成本的(de)同時保住體(ti)驗(yan)(yan)。但顯然最(zui)近發生的(de)“行李(li)滯留”事件,就(jiu)蠻影響體(ti)驗(yan)(yan)。
當然,國泰的“動作幅度”不止這一筆波音訂單。
截至目前,其已簽下超過(guo)100架新飛機采購協議,總投(tou)資額超過(guo)1000億(yi)港元,覆蓋空客與波音的長期合(he)作。
機隊在換血,市場在反復,信心在下注,壓力在上頭。國泰的這一步,不只是訂單,更像是再一次的破釜沉舟。
評論
未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