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訊】(評論員 楊超)根據民航局的最新文件,從2012年10月1日開始,外國航空公司就可以選擇使用國外的全球分銷服務提供商(簡稱GDS)向中國的旅行社銷售它們的航空機票。也就是說,國外GDS將可以名正言順的向中國的本地航空旅游代理推介自己的系統,供其在銷售境外航空公司的客票時使用。這份由民航局印發的《外國航空運輸企業在中國境內指定的銷售代理直接進入和使用外國計算機訂座系統審批管理暫行規定》(簡稱《規定》)自2011年1月開始征求意見并于同年7月公布了送審稿,最終在一年之后的今天得以正式實施。時間不可謂不快,效率不可謂不高。這一舉措將給國內的航空旅游分銷市場帶來深遠的影響,不論是對于常年穩坐壟斷地位的中航信,還是對于在國內航空旅游分銷市場激烈的競爭中廝殺在第一線的機票代理商來說,這都不啻是一場重大變革的開端。自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以來,允許國外GDS進入中國市場的傳言便此起彼伏,而十年后的今天,狼來了的故事正在離我們越來越近。
中航信是國資委旗下唯一從事IT服務的中央企業,也是截止目前為止國內唯一的全球分銷服務提供商,控制全國民航分銷系統,且不受下游市場劇烈競爭的影響,可謂旱澇保收。與此同時,中航信還憑借其資源壟斷地位,在火車票訂票業務、公路運輸、水運、酒店信息等領域都有染指。
目前國外航空公司進入中國市場,都要通過中航信的訂座系統出票,航信對于不同的航空公司的訂座采取差別收費策略,使用中航信系統的航空公司每產生一個訂座,都要支付給中航信費用,而對國外航空公司訂座的收費則是國內航空公司的數倍。由于中航信目前的股東構成中,南航、東航、國航等國內航空公司,共同持有39.54%的股東權益,相應對這類客戶的收費就低廉得多。這項對境外航空公司的“差別化高收費”對中航信來說,毋庸置疑是一個重要且穩定的收入來源。當然,這種收費模式也并非中航信獨創,更是一種“國際慣例”。追根溯源,全球幾大主流GDS皆由歐美主要的航空公司創建,并隨著他們的航線網絡不斷擴張到歐美以外的市場。
在50年前曾經是美國航空的一個部門,Galileo則依附于美聯航,法航和漢莎則打造了,Worldspan的早期股東則是達美、西北、合眾國航空。 而上述幾家GDS在對非股東航空公司在其系統上訂座也采用“差別化高收費”的策略。
因此,一旦境外GDS在此次《規定》落實下得以正式進入中國的機票分銷市場,出于市場份額角度的考慮,初期很有可能會以低于中航信的服務價格進行傾銷,同時憑借其信息化技術以及服務理念上的競爭力,這將有可能造成在華外航的機票分銷市場短期內被境外GDS迅速瓜分的局面,而中航信則會逐漸失去此前一筆穩定收入來源,但最終受益的將會是整個境內旅游分銷市場的代理商。而對于中航信來說,允許“符合規定的外航經過民航局許可,可以委托其銷售代理直接進入和使用外國計算機訂座系統并使用該外航票證銷售國際客票”顯然尚不足以對整個航空旅游分銷市場的產業鏈產生大規模影響,也就暫時威脅不到中航信的根基,畢竟外航所運營的國際航段在整個航空市場中占比有限,遑論相關的火車票訂票業務、公路運輸、水運、酒店信息等領域了。但是中長期來看,中航信也必須予以重視并快速采取市場應對策略。
坦率的講,與其他國際主流GDS進行實力對比,中航信無論是技術實力還是服務理念上都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研發能力能中航信短期還難以望其項背。同時,由于身處在正在劇烈變革中的互聯網時代,國際主流GDS已經逐漸轉變了戰略模式,正在從航空旅游分銷系統提供商向基于全系列產品與服務的一攬子航空旅行領域的技術及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進行轉型,此類變革除了不但使得這些主流GDS在互聯網時代下的直銷與分銷領域繼續引領者市場發展方向,同時還為整個旅游分銷價值鏈帶來最前沿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創新。從這個意義上講,雖然短期內國內不會全面對境外GDS解禁,但如果中航信僅靠政策壁壘而不是技術壁壘維護其市場壟斷地位的話,那么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一旦市場全面開放,中航信將不僅僅是失去分銷渠道中的部分收入來源而已,更有全面淪陷的危險。居安思危,迅速全面提高中航信的技術實力及服務理念就成為了當務之急,如果能夠快速學習國際主流GDS的技術經驗及管理模式,并能很好加以消化,應用其自身的運營中去,那么不只是中航信,整個中國旅游產品分銷市場都將獲益。
毋庸置疑,技術與服務才是GDS的生存之本,特別是在當我們進入互聯網與體驗經濟時代后,技術與服務則變得更加重要了。所以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中航信必須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與服務改善。將國際主流GDS作為標桿,不斷完善自身的系統使其愈發人性化、友好化,用戶體驗愈發快捷方便。增強產品與服務的附加值,完善價值鏈供給,為全面迎接境外GDS的競爭做好充分的準備。隨著“鯰魚效應”顯現,受益者也將從旅游產品分銷代理商擴大到整個行業。
宏觀來看,此次《規定》的推出,正為中航信提供了一個迎頭追趕的契機,提高其自身技術實力,改善信息化服務短板,迅速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這也將成為中航信在競爭中迅速自我壯大,真正成長為國際一流GDS的絕佳時間窗口。所以,我們更應該視民航總局推出此《規定》為一個機會,并盡快為“鯰魚”的到來做足準備,有了清晰而正確地戰略方向,謀定而動,才能為長遠的業績表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論
未登錄
游客
2012-10-10
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