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tai)國(guo)最近(jin)很冷(leng),冷(leng)清的冷(leng)。”
素萬那(nei)普機場(chang)里,免稅店空空蕩蕩;清邁古城門前,嘟嘟車司機刷著短視(shi)頻(pin)等客;芭提雅的(de)沙灘上,也不再聽到熟(shu)悉的(de)中文喧嘩(hua)。
中國游客減(jian)少,已成不爭的事實。
而就在(zai)不久前(qian),兩記重磅信號接連落地(di),為這場“冷清”正式蓋章(zhang)。
第(di)一(yi)記,是免稅巨頭的動(dong)搖。
免稅公司King Power已致函泰國機(ji)場集團 (AOT),請求提前終止在五大(da)機(ji)場的免稅經營合(he)約(yue),包括素萬那普(pu)、廊曼(man)、普(pu)吉、清(qing)邁和(he)合(he)艾 。
官方(fang)說法中(zhong)提到多(duo)重原因:游(you)客減少(shao)、銷售(shou)不振、政策調整導致入境免(mian)稅暫停。但最核心(xin)的問題仍是:中(zhong)國游(you)客不來(lai)了。
AOT自身也很尷尬:今年以來(lai),其(qi)股價(jia)暴跌超(chao)過50%,蒸(zheng)發市值超(chao)142億(yi)美元,在I亞太指數(shu)中“墊底(di)”。

要(yao)知道(dao),它(ta)在(zai)2018年市值一度高達310 億美(mei)元 ,位居全球機場運營商之(zhi)首。
而這背后,是一(yi)場始終揮之不去的“安全焦(jiao)慮”。
自年初中(zhong)國演(yan)員王星在(zai)泰(tai)國遭綁架事件發生以來,“泰(tai)國安全嗎”的話題屢次在(zai)社(she)交(jiao)平(ping)臺(tai)刷(shua)屏,成為中(zhong)國游客望而卻步的重要誘因。

彭博情報分析師(shi)Denise Wong也直(zhi)言(yan):“若無法重振中(zhong)國需求,泰國旅(lv)游將(jiang)持續(xu)下(xia)行。”
第二記(ji),是“頭號客源”的變(bian)更。
今年5月,泰國(guo)旅游(you)局副局長 Teerasil Tapen 公開表示,由(you)于前四(si)個月中國(guo)游(you)客(ke)數(shu)量同比(bi)銳減30% ,泰國(guo)方面正在重新評估2025年3750萬(wan)國(guo)際游(you)客(ke)的(de)目標。
更直接的(de)信(xin)號(hao)也隨(sui)之而來(lai):
截至(zhi)(zhi)6月8日 ,中國赴泰游客僅202.9萬(wan)人次(ci),首次(ci)被馬(ma)來西亞反超,跌至(zhi)(zhi)第二位。

這不只是(shi)一個數字變化,而是(shi)區域(yu)客源(yuan)格局的轉折點。
有(you)人認為,泰國正在“去(qu)中國依賴”,嘗試引(yin)入更多多元市場;但現(xian)實是,中國游客不僅(jin)貢獻(xian)“人頭數(shu)”,更是“人均消費”的天花板。
在(zai)國際游(you)客增(zeng)長(chang)乏力的背(bei)景下,泰國旅游(you)業(ye)正試圖轉(zhuan)向本地(di)市(shi)場,以“自循環”方式(shi)自救。
例如,泰國本地酒店品牌Koko Global Hospitality ,今年上半年仍(reng)維持75%的(de)入住率(lv)。
雖然外國游客相比同期下降了(le)近3%,但創始人松田惠表示,他(ta)們正轉(zhuan)向印(yin)度、中東等新興客源地,計劃2026年前(qian)拓店至100家。
與此(ci)同時,清邁、芭提雅、清萊等地的酒店(dian),也陸續調整產品定(ding)位,轉向主打高性價比的三四星服務,以吸引周邊國家游客和本(ben)地家庭出游。
與此同時,泰國政府(fu)也在(zai)加快博彩立法進程,試圖借合法賭場(chang)拉動旅游(you)消費、盤活夜間經(jing)濟(ji)。
只是,無論如(ru)何調(diao)整,這些努力在(zai)短期(qi)內仍難填補中國游(you)客留下的(de)巨大空位。
那(nei)退出(chu)泰國的中(zhong)國游客,又都流(liu)向了哪里?
答案之一,是“調頭三亞(ya)”。
社交媒體上,“三亞(ya)是不(bu)是泰國(guo)平替”成(cheng)為(wei)熱搜話題。
不(bu)少(shao)人曬出“三亞(ya)價格圖鑒”,從五星級酒(jiu)店到(dao)海鮮餐廳、網(wang)紅打卡地,樣樣不(bu)便宜。

圖源:小紅書評論區
但依舊有大批游(you)客(ke)選擇回流。
有(you)人一邊心(xin)疼錢包,一邊調侃:“貴是(shi)貴了(le)點,但能保住腰子。”

也有游客干(gan)脆跳(tiao)過整(zheng)個東南亞,轉向日本、韓國,甚至是更遠的歐洲(zhou)。盡管出行成本更高,但在他們眼中(zhong),“安全感值回票價”。

曾幾何時,泰國(guo)憑借近距離、玩法豐富,一度是國(guo)人(ren)出境(jing)游的首(shou)選。
而如今,中國游客的退(tui)潮,再次驗證了(le)一點(dian):安(an)全(quan)感、服(fu)務(wu)體驗和性價(jia)比,缺(que)一不可(ke)。
泰國旅游的轉折,遠未到盡頭。我們將持續關注。
評論
未登錄